大约1200多年前,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下了着名的《蜀道难》,其中一句“尔来四万八千岁,不与秦塞通人烟”道出了古人一种长久以来的观念:因为道路的不便,四川自古就是一个相对闭塞的地方。但若以唐代作为一个时间坐标,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一千年,成都的开放与商业的繁盛或许远超了古人的认知。
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记载:“秦惠王二十七年(公元前311年),仪与若城成都,周回十二里,高七丈……修整里阓,市张列肆,与咸阳同制。”成都建城与咸阳一样分别修筑了“大城”与“少城”,其中少城为县之治所,也是经济、市集中心。另有史料记载,成都建城后不久,便在锦江南岸设立了“锦官城”,用于生产和管理蜀地的织锦。由此可见,先秦时期,成都以蜀锦为主的商业贸易就十分频繁。
汉代,蜀锦、茶叶、冶铁等物资,仍旧从蜀地源源不断地对外贸易:张骞出使西域,在大夏国(阿富汗)发现了蜀地生产的邛杖、蜀布等商品;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本是赵国贵族,迁徙到蜀地后凭借冶铁技术东山再起,积累了“富可敌国”的资产;西汉年间,在锦官城之外又设立“车官城”,专用于造车、修车。
唐代的成都不仅是商业之都,也是一座时尚之都。其商业的繁荣用“扬一益二”四字便足以概括,而当时成都生产的衣服又被誉为“益州华服”,受到皇室、贵族的热烈追捧。
北宋时期,世界上第一种纸币——交子在成都诞生,书写了世界货币史的新篇章。
民国时期,成都作为消费城市,仍在续写着商业的辉煌与传奇:劝业场、造币厂、春熙路等轮番登台,大大小小的银行与当铺林立其中。从秦汉直到今天,在两千年的历史中,成都商业兴盛,车水马龙,汉代的蜀锦、宋代的交子、民国的金融一条街,从成都建城之初,它就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商业之城。(文 陆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