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文史资料
        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文史荟萃 > 文史资料 > 详情
        文房杂谈(文化植入) | 金牛文化 非遗覃思
        发布日期:2022-05-24 14:29:41     来源:金牛区365bet足球官网_28365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提现多久到账

        文/饶苏

        特色街区打造、老旧院落改造,绕不开的是文化植入。

        从物质世界的角度看,“造”与“植”都是有形的“做”;从精神世界的角度看,“造”与“植”都是无形的“养”。做,可以直接看到效果或者带来效应,但养,就需要时间。曾几何时,古镇的维护与修缮工作伊始,多地掀起了一次持续多年的“古镇热”。这种热度,“烧”得全国上下多地古镇变得千篇一律、毫无特色。以致众人审美疲劳。业余休闲,不如在家蜗居。地方上本来想拉动经济,却因为体验重复而适得其反。

        窃以为,既然是拿个性、特色做文章,那么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群的生活习惯问题。这个“生活习惯”的前提是由服务对象决定的。为谁服务,是特色街区打造、老旧院落改造的核心问题。服务对象不论是当地百姓,还是外来游客,或是已经锁定的社会群体、年龄阶层,都不能脱离他们的生活习惯。而生活习惯,恰好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最好文化传承。尤其是面对百姓,一个街区、院落的文化植入,最好能从人群的生活习惯角度进行深挖细考。倘若挖得不深、考虑不细,势必又会走入曾经一度“古镇”败笔的穷途。

        金牛区的天回镇老街,拆了多年,并未修缮。李劼人《死水微澜》中的场景描述,我们再也看不到了。只留下“玄宗回马”时,小口品尝的豆腐、豆花。“向海”周围的居民那口流利的客家话,听到的频率也极低。只留下一块“严家祠”的解说路标孤寂地在风中屹立。如果有一天,天回镇要实现特色街区打造。笔者认为,至少以下几个文化元素值得被考虑进去:

        一、“严氏父子”

        严雁峰、严谷声对于四川省图书馆的贡献自不必说。但“严氏父子”的贲园在春熙深巷,这却是鲜为人知的事。人们更为陌生的是,严家的“北山农场”就在天回镇。于右任挥毫题字、张大千撸袖写生,当然还有更多社会名流集中在那里诗词唱和、饮茶论道。如今,“严家祠”的解说路标尚在、“北山农场”的荷花每年都开、“严氏古琴”的成功进驻、成都市天回实验小学校当街外墙立面对天回古镇的手绘呈现,都成为了“严氏父子”文人符号的文脉传承。

        二、“1、4、7逢场”

        赶场,是农村、城市并行发展的产物。在过去,上街赶场成为了几代人的生命记忆。生活在天回镇的人都清楚,每逢日历上1、4、7的日期号数,则逢场。很自然的,逢场必赶。这种习惯至今延续。前段时间,笔者在对天回镇片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时,只要遇到逢场的日子,男女老幼摩肩擦踵、湖广客家纵横交织,大街之上好不闹热。外来的人也在逢场的日子,为这种天回镇人的生活习惯助力赋能。赶场,已经成为了这一方百姓民俗生活的精神寄托。

        三、“客家语言”

        在成都,除“东山五场”之外,天回镇、将军碑等地是存在客家语言孤岛的。天回镇“向海”一带尤为集中。过去,行走于天回镇山间、街道,不论是遇到挑担、还是坐商,只要卖家是客家人,作为买主的你,若要在购置东西时用一口流利的客家话讨价还价,那折扣力度都要大得多。当今,社会发展迅猛。普通话的全面普及对于地方语言,尤其是中原古音的冲击显而易见。即或生活在“东山五场”的客家人,运用客家语言的频率较低,导致下一代、第三代出现了只会听不会说客家语言,或者听说客家语言功能尽失的情况。五年前,笔者向一位客家好友请教客家话中“蜻蜓”一词的表达方式。他想了半天告诉我:“长期不用,想不起来了。”当然,这种遗憾后来在另一客家好友那里得到了答案。但这已经是五年前的事。换在当今,若再去问这位好友的第二代、第三代人,恐怕遗憾会更多。客家语言的消亡危机,恐怕是天回镇人的文化痛点。

        四、“豆腐制作”

        天回镇的豆腐制作成体系的标志,即是有派别作为支撑。大家熟知的“何氏”或者“慧园”只是其中一支。这一支里还存在过去的“凝香园”。除开这一支,“中华园”的“古镇豆腐”又是另外一支等等。这是豆腐。天回镇还有一种特色食品——豆花面。如:范记“春满园”、杨记“可口”等等,又分属不同的豆花流派。豆腐、豆花制作技术的水平高低,估计和当地的水质优劣有直接关系。“纸包豆腐”“醉豆花”等组成的“豆腐全席”已经让人垂涎三尺,更有“酱烧鸭子”“鸡闹”这些川西坝子名菜做配盘支撑。在当地人心目中,豆腐菜肴的地位,也就与村头的那颗槐树、村里的那口水井一样重。

        如今,天回镇的古戏台没有了、回龙饭店也不复存在。倘若有朝一日在这片区域做一些提档升级,尤其在文化植入的问题上,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当地存在至今的无形文化遗产脉络呈现。这些,可能才是“人”或“人群”作为街区、院落服务对象的生活习惯。